第225章 摇人帮忙(为阿歷加更3)

    就在沈靖内心发出万般感慨的时候,陈舟回来了。

    还带着一个瘦高个,戴眼镜的男生。

    “学长,我来介绍一下。”陈舟指了指身旁的男生,介绍道,“这是我高中同桌张一凡,华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的,被我喊来帮忙了。”

    说完,陈舟又指了指沈靖:“这是这次和我一起来庐州参加课题的沈靖学长,和我一样,燕大数学系的。”

    “你好。”张一凡和沈靖互相问了声好。

    “一凡,你来这边。”陈舟把椅子搬好,放在桌子边,然后说道,“你下午下载的文献资料,去掉前面的47篇,后面的那些文献里具体的工艺资料,就靠你帮我整理了。”

    “没问题。”张一凡点点头,但随即想到不对劲,这去掉47篇的话,还剩下……

    ???

    陈舟笑看着张一凡说道:“我相信你可以的!”

    张一凡:“……”

    沈靖看着张一凡,然后凑到陈舟身边,轻声问道:“你什么时候让他帮你下载的文献?”

    陈舟说道:“我在去吴博士办公室前,给他打了电话,让他帮忙查找的文献资料。毕竟有些文献,在学校图书馆才能下。”

    沈靖恍然,随即深深的看了陈舟一眼。

    听到两人的话,张一凡笑着道:“我还以为陈舟突然打电话给我什么事呢,结果是让我帮忙查文献。我就说你这次来庐州,怎么也不提前打声招呼呢?”

    陈舟笑着说道:“我这不才刚到吗?这刚到就找你,还不够意思吗?”

    张一凡不置可否,他估计要不是因为要查文献资料,陈舟大概率是在临走前才会打电话说一下。

    不过对此他也理解,这又不是什么假期,是有任务来的。

    而且看这架势,应该是时间比较紧的任务。

    所以接到电话后,张一凡也二话没说,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帮陈舟查文献。

    只是令他十分不解的是,陈舟这家伙居然要那么多文献资料……

    这玩意,难道还多多益善吗?

    “听说你要去国外做学术报告了?”张一凡想到自己在网看到的消息,便问陈舟。

    陈舟坐回桌子前,边翻文献,边说道:“嗯,下个月15号,关于冰雹猜想的证明,做个报告。”

    “可以啊破釜,我本来还以为网消息不可信,没想到是真的!”张一凡很是为陈舟高兴。

    陈舟笑了笑,督促道:“你赶紧的干活,回头请你吃大餐!晚你还得回学校,不能太晚。”

    “成交!”张一凡笑道。

    随即,两人不再交谈,各自忙着手中的工作。

    沈靖不由得看了两人一眼,陈舟和张一凡都是认真的在看着文献,全然不像刚才还说说笑笑的模样。

    “这进入状态也太快了吧?”沈靖暗自嘀咕一声。

    他却不知道,张一凡的学习习惯,基本都是在高中复读时,坐在陈舟身边,被那股压力给压出来的。

    不止是张一凡,陈舟周边的同学,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不少的影响。

    在陈舟改变的同时,他们也在默默的改变着。

    陈舟把主要的整理任务分别交给了张一凡和沈靖,这也让他有了时间,可以更多的去研究金刚石薄膜的整个制备工艺。

    只有完全了解,才能改进制备方法。

    而且,陈舟并不打算一开始就针对mpcv法去研究。

    他打算先全面一点,再寻求突破。

    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有一个变迁。

    从世纪50年代的高温高压,到80年代初日国科学家首次使用的cv法,再到今天的多种合成方法。

    说是多种合成方法,但其实也都是基于cv法的基础,进行改进的。

    热丝cv法hfcv制备金刚石膜

    这篇文献对于hfcv法制备金刚石膜的介绍比较全面。

    虽然这种方法是cv法的鼻祖,但是现在使用的仍然非常普遍,而且发展成沉积金刚石薄膜较为成熟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需要在衬底方设置金属热丝,常用的像钨丝、钽丝。

    再将含碳气体高温加热到20002200,进行分解,形成活性粒子。

    在氢原子作用下,就会在衬底沉积而形成金刚石。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沉积效率很低,比四十三所现在用的方法要低很多。

    不仅如此,而且工艺稳定性差,容易造成污染。

    虽然文献中还提了两种改良的方法,但是陈舟同样不认同。

    因为效率是提高了,但是金刚石薄膜的质量,还是太低。

    对于金刚石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显然不适用。

    但是,改良方法,陈舟觉得可以一试。

    一种是反应气体分送的hfcv法,也就是把碳源气体和氢气由热丝的下方和方分别送入。

    另一种是电子助进的hfcv法,通过给衬底加大约150v的偏压,实现沉积速率的提升。

    陈舟看文献的速度很快,即使是一边看一边记的情况,他的效率也远远超过了其他人。

    这也得益于他系统学科升级所提供的加成。

    在来之前,他把化学也悄悄的升到了lv2,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有了化学学科等级的加成,陈舟疯狂的汲取着相关的化学知识。

    和学数学物理不同的是,陈舟不打算用同样的方法去学化学和生物。

    化学和生物这两门更偏向于实验和应用的学科,陈舟打算从实验和应用入手。

    借助学科等级的加成,以高效的学习,从实验和应用中去找未知。

    再通过查资料去弥补那个未知。

    这样虽然没有数学和物理学的系统,但是效率却很高。

    而且很适用于现在的陈舟。

    把hfcv法的文献看了三篇后,陈舟觉得大致的思路都差不多,便不再这个方法再做纠缠。

    转而,他开始看下一种方法,燃烧火焰沉积法flameeposition。

    这种方法最早也是由日国学者提出的,只不过是在大西洋彼岸实验室得到证实的。

    这种方法主要就是将碳源气和氧气混合,在大气中燃烧。

    燃烧的火焰分三个区,除了内焰和外焰外,还有一层还原焰。

    将衬底放置在火焰的还原焰区域,生成金刚石。

    这种方法的关键就是乙炔和氧气的混合比例r。

    只有在r0.71.0区域时,才能生长成金刚石。

    其他区域都不利于金刚石的生长。

    “r0.971.0。”

    陈舟微微皱眉看着写下的这个区间。

    他从文献中看到,当r0.971.0时,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透明的光学级金刚石薄膜。

    习惯性的拿笔点了点草稿纸,陈舟暂时略过了这条信息,继续往下看文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成本低,能在大气中合成金刚石,生长速度快60150mh,有利于大面积和复杂形状样品表面金刚石的沉积。

    其缺点是:沉积的金刚石薄膜具有不均匀的微观结构,薄膜常含非金刚石碳等不纯物,由于火焰的热梯度,易使衬底发生弯曲变形,并在薄膜中产生较大的热应力。

    “优缺点很明显的一种方法。”陈舟点评道。</p></div>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