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望海潮

小说:大宋教书匠 作者:文佬
    几杯桂花酿下肚,钟粟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p>

    在这一刻,他真有一种不想再奋斗的感觉。</p>

    凭现在的实力,横着走或许还不至于,但绝对是一方富豪了。</p>

    大宋的繁华盛世,有着太多迷人的地方。</p>

    放眼汴京城,就算排除马行街这些繁华热闹的地方,随便找到一处,都是一副迷离的风俗画。</p>

    这一天,钟粟和小然早早就出了尉迟酒楼,他们再次来到了汴河边上。</p>

    现在,张择端还没完成的《清明上河图》上的拱桥就在脚下。</p>

    两岸的柳树在秋风的吹拂之下,已经开始逐渐褪去了绿叶,可更多的红柳依然透出本色青葱的本色。</p>

    汴河之上,大大小小的画舫,在镜子一样的河面上缓缓划过,留下一条条的波痕,然后又很快消失。</p>

    画舫大多是各处勾栏瓦舍的船只,有些在进行着诗会之类的活动,有些则在演奏新制的曲子。</p>

    如果仔细分辨,柳三变的曲子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p>

    真要对北宋婉约词进行比较的话,即便是目前的李清照,显然也无法盖过三变兄弟的风头。</p>

    没有了后世的背景音乐,也许只有几样乐器在伴奏,这样的歌声反而最显本色。</p>

    不得不说,大宋的歌姬放在后世,随便一包装,完全不亚于各大巨星。</p>

    可惜的是,她们大多是没有资格享受巨星牌面的。</p>

    还有一些临水而居的人,大多是做小买卖的,或者干脆就是渔民。</p>

    两人不约而同地走到了码头跟前,他们准备像往常一样租一艘画舫。</p>

    对于这种青年男女一起租船的,那种纯粹向男人服务的画舫是不会轻易靠近的。</p>

    很快,一艘体型较小的画舫来到了跟前。</p>

    钟粟打量了一番,看画舫的样子,和那些汴河中的其他画舫总有一些不太一样,但样子还算别致。</p>

    “哥哥姐姐,请上船吧,今天是第一天出出船,只收一百文钱,怎么样?”</p>

    开口说话的居然是一个怯生生的小姑娘,虽然只有十二三岁的年龄,但却还是勉强用力撑着篙。</p>

    此时河面上画舫来回穿梭,水流受到了影响,小姑娘想要维持画舫的平衡,甚至有一丝困难。</p>

    “钟大哥,去上去坐坐吧?”</p>

    小然以征询的语气说道。</p>

    钟粟点了点头,拉着小然跳上了画舫。</p>

    一登上去之后,钟粟已然明白了。</p>

    这其实是一艘渔船改成的画舫,怎么说看起来外观有些奇怪。</p>

    钟粟仔细观察了一番,船尾的位置被一圈竹帘围了起来,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p>

    到时候中间甲板和船头,全都进行了一番布置,虽然远远比不上那些原装画舫,但也算干净整洁。</p>

    小姑娘很快便端来了一盘干果盘,里面是由河阳查子、旋炒银杏、梨干、胶枣等几样组成的拼盘。</p>

    钟粟自然明白,这样果盘就含在一百文钱里面,价格其实很便宜。</p>

    小然拿起了一条梨干放进嘴里,很快眼前一亮。</p>

    “钟大哥,你尝尝,这个梨干味道不错啊,比上次吃到的好很多。”</p>

    “哦,我来尝尝。”</p>

    钟粟也吃了一条,味道的确很好。</p>

    “哥哥姐姐,两位喜欢我家的梨干,希望以后能经常来,今天这梅子姜汤就算送的。</p>

    秋凉了,再喝冰雪冷元子这些会伤脾胃的。”</p>

    小姑娘说的头头是道,钟粟一笑,点了点头,接过了梅子姜汤。</p>

    “味道果然不错,小姑娘,这是你做的吗?”</p>

    小然饶有兴趣地问道。</p>

    “我也会做,但没有芸娘姐做的好。”</p>

    小姑娘一边说,眼睛一边朝着船尾的方向看了看。</p>

    钟粟明白了,看来这艘画舫是姐妹俩经营。</p>

    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在北宋已经不小了,尤其是普通家庭中,有些都已经开始帮着家里打理生意,或者干一些不太重的农活。</p>

    今天遇到姐妹俩一起经营画舫,到是头一回见,着实有些稀奇。</p>

    “两位雅客,小女子今日身体不适,实在不便相见,就在竹帘后面为两位演奏一曲。”</p>

    船尾的竹帘后面传来一个有些虚弱的声音。</p>

    没等钟粟和小然回答,竹帘的后面已经想起了音乐,钟粟根据声音便已经知晓,里面的歌姬演奏的是琵琶。</p>

    前奏结束,女子轻启歌喉,居然是柳三变的《望海潮?东南形胜》:</p>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p>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p>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p>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p>

    这首词其实写的是杭州,但放在繁花似锦的汴京,其实一点儿也不违和。</p>

    钟粟倒是很清楚,据说就那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让金主完颜亮下定了南侵大宋的决心。</p>

    排除其他因素不说,女真虽然兵强马壮,但老百姓过的日子还真不怎么样。</p>

    北宋又恰逢小冰河期,现在汴京才秋凉,但女真的黄龙府其实已经提前进入了冰天雪地。</p>

    如果有所准备倒没什么,关键是女真和契丹一样,他们都是游牧民族,所以在抗击大自然恶劣气候的问题上,几乎没有什么手段。</p>

    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劫掠就成为了必要的手段。</p>

    享乐是人的本性,哪怕是喜欢大块吃肉的完颜亮,当然也喜欢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中的童话世界享受生活。</p>

    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从来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大宋太有诱惑力了,女真又是那么地困顿。</p>

    两人正在安静地品味《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盛景,突然琵琶奏出了不寻常的音符,紧接着就是连续几声咳嗽。</p>

    钟粟和小然明白了,刚才里面的女子还说自己身体不适,原来真的是带病奏唱。</p>

    由此看来,这姐妹俩显然是困顿在此,衣食无着,才会用这艘简陋的画舫谋食。</p>

    两人正想说些什么,突然一艘快船来到跟前。</p>

    “芸娘,考虑得怎么样了?靠着这破画舫,什么时候能还清我家叶公子的钱?</p>

    还是早早打好了主意,当了叶公子的小妾,何必受这份活罪。</p>

    等再过些年,小妹妹也长大了,两人都成叶公子的小妾,岂不美哉?”</p>

    这人话刚说完,快船上的其他几个人都笑了起来。</p>

    钟粟一听就明白了,竹帘后面的女子原来叫芸娘。</p>

    这些人也不是要钱的,真正的目就是船上的女子,只是所谓欠钱的事,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p>

    “请转告叶公子,他的钱我无论如何会还上的,只需宽限一些时日,我——我——咳咳——”</p>

    芸娘一急,连声咳嗽起来。</p>

    “芸娘,叶公子那里有上好的药,要不这就随我们回去,等调理好了身子,一切都好说。”</p>

    “老三,你客气什么,少说几句废话不行吗?芸娘再这么下去,一旦死了怎么交代,又不是第一次劝说了。</p>

    弟兄们,上手,今天一定要把芸娘带回去不可。”</p>

    这是另外一个人的声音,他似乎是这一伙人的头儿。</p>

    果然,他一句话说完,快船立刻靠上了画舫,最前的两人直接就跳上了船头。</p>

    “你们下去。”</p>

    小姑娘满含怒意,对着上船的两人说道。</p>

    </p>

    </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