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2章 重作解读

    又到了年底赵昺的苦日子也就到了他开始频繁出京祭陵、拜神、祭庙好在今年修了明堂祭拜天地和社稷这两项大典可以在京中举行免去了不少的麻烦。而另一项工作繁重的工作就是接见入京觐见的封疆大吏和外国使节。

    当然也有好事那就是收礼纳贡。这个并非赵昺独创据《禹贡·疏》载:“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只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制历史中遗留下来的传统简单的说就是凡一方之土特产要将最新、最好的向朝廷交纳供皇族使用属称之为贡赋。

    国朝贡制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演变成三种进贡行为:一、朝贡朝贡是别国向中国进贡这一行为体现了华夏传统里的外交关系。二、常贡、例贡是指地方向朝廷进献的贡品以及对贡品品种、数量和时间的制定。三、个人官员的进献。

    常贡很好理解下之所供为贡上之所取为赋。就是各地将一地“所生异物”也就是特产之物无偿贡献给皇室使用。而赵昺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常税之外皇家变相加收的赋。而上贡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上至金银珠宝珍禽异兽下至鸡鸭、灯草皆是能满足皇室精神上和物质上所需的东西。

    不过赵昺知道贡赋对于地方和百姓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精力也耗费了无数的财力。所以他是能减就减但是并没有免除因为他坐上了这把椅子后就能理解其中的奥义了这些贡赋大多不值什么钱却是态度问题否则历史上也不会因为属国不纳贡而爆发那么多战争了。

    至于个人官员的进献其实在历史上也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为了讨好皇帝前去进贡的皇帝也越来越多人一多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共性到后来官员进贡也需要资格但史料并没有记载所以不知道各个时期到底要多少品级的官员才能够有资格进贡圣上。

    赵昺作为现代人自然清楚官员个人绝不会掏自己腰包给自己送东西的。而钱的来源无非就是几个地方一是地方官员所谓的公费这些钱除了其私只用外也会有一部分变相流回皇帝的口袋;二是地方官员将这笔费用设法变成公费由地方财政报销;第三就是打着向皇帝进贡的招牌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加派给商家。

    官员之所以耗费巨资来筹办贡品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讨好皇帝联络联络君臣感情表达自己对皇家的忠心以此来获取皇帝的宠信。因而官员们在进贡物品时都会进行夸大其词而目的也不言自明。

    这几种方式赵昺知道都是孳生腐败的根源因此他一直拒收官员的进献当然皇帝也是人不可能是孤家寡人也是有人情的。所以不可能对所有人拒收不过能有资格向他进献的人也只限于那些‘属下’而他所收之物也多是技巧之物、书籍游记及些不值钱的‘稀罕物’且不准他们动用公帑事后也会进行补偿。

    最让赵昺闹心的其实就是朝贡贸易早先他们亡命天涯躲在琼州弹丸之地过去的藩属国自然是有多远躲多远。他还记得自己登基后的第一次新年大朝会臣僚们还寻来些俚族人及外商充数以显示‘天朝’大国的威望想想都是笑话。

    此后赵昺拒绝再搞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直至收复江南后随着海贸的发展才有小猫两三只前来朝贡。但其目的也并不纯我们都知道朝贡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实行了几千年从远古时期的周朝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权时期的清朝。在实行这么长时间中有一些变化但是整体上没有大变。

    中国古代皇权对朝鲜、越南这样的藩属国进行“册封与赏赐“而这些藩属国在规定时间内向中国的王朝“称臣与进贡“这便就是中国的朝贡制度。但在现代社会对这种进贡制度都是以批评的声音居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负面评价基本上也是出于以下两种理由:

    第一种理由是外国人发出来的牢骚。当他们不辞辛苦的来中国时觉得中国对待其他的国家在地位上有些太不平等了你是大国不假但我是小国也是国啊大家坐下来好好地平等对话不行吗?为什么见到中国的皇帝就非要下跪呢?为什么我给你带点礼物你们非要把它曲解成是小国对大国的“进贡“?为什么你对我的回礼就非说成是大国对小国的“恩赐“呢?分明就是你们以大欺小嘛。

    第二种理由是中国人这边自己也非常看不惯。很多人都觉得进贡这种制度就是一套虚头巴脑的东西只是皇权阶级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不惜打肿脸充胖子。周边小国时不时来朝贡一下带的尽是一些不值什么钱的贡品还抠抠搜搜的只有一点点可咱朝廷给他们的恩赐那就值老鼻子钱了并且数量更多。每次都给当时的财政经济造成很大压力。

    赵昺过去也是持第二种态度认为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因而也对此非常反感对朝贡并不感冒所持的态度就是你们来大宋做买卖我们欢迎照章纳税遵纪守法就行并不会因为你表示‘恭顺’就额外照顾回赐很少。

    但是这两年随着海外贸易日益扩大商队也越走越远赵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回过头来看世人对朝贡的两种态度很难说。在几千年历史里面绝对有个别的皇帝有虚荣心可是很难想象整个朝廷顶着财政压力仅仅只是为了维持这套虚头巴脑的东西并且还坚持那么多年。

    赵昺也对此进行了反思自己算不上败家子却也不是冤大头。他算了笔账在朝贡贸易上进贡时候产生的贸易在明面上能看得到的肯定是亏本生意为啥?因为进贡的东西不值钱并且数量还少但赏赐的东西值钱还挺多。

    而从大局看大宋当下的贸易圈向西已经至欧洲边缘向东到了扶桑及东南亚一种国家或是城邦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总和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这与“进贡和赏赐“这么一点贸易总量相比不过是九牛与一毛的关系而已而其中的作用却很大。

    你既然承认是大宋的藩属国也从中捞到了好处那么你的市场是不是也要向大宋开放是不是要给个最惠国待遇是不是要保证交易的正常进行保证大宋商队的安全呢?如此一来不论是明面上还是隐形的好处对于大宋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不仅解决了贸易问题船队途中停靠补给及良好的经商环境都迎刃而解了。

    赵昺算完了经济账接下来又算了政治这块上面的账。他知道从广义的方面来讲世界上存在过两种国际关系体系。第一种就是中华文明的这种“进贡体系“另外一种就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要说这后面的一种体系到底是什么呢?

    而所谓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指十七世纪欧洲结束了“三十年战争“以后参战的各国一起起草签订了一大堆条约这个条约的体系就是著名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个体系明确了几个至关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国与国之间不论国土面积大小综合实力强弱如何在地位上全部一律平等、彼此尊重对方的领土主权等等……直至今天的国际关系中依然还遵守这些基本原则。

    在后世的人们看来国与国之间不分大小一律都是平起平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进贡体系却是以国家不平等为基础的这么一看确实挺落后的理当应被时代所淘汰掉。但只要我们深究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在国际体系中的主要目标就是维持一种平衡或者说是和平。但自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成立以后的好几百年欧洲国家之间大大小小的战争就一直没停过。英国和法国之间至少就打了至少四十六次的战争;著名的中立国瑞典在这个期间也参加了三十余场战争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根上的问题就出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原则上——地位平等、互相尊重彼此的主权、领土。什么平等这那的那是鬼扯……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因为没有一个武林盟主没有老大但谁都想当老大谁也不服谁。

    明面上的彼此尊重主权那是大家对权力的边界都很清楚。我要占你的便宜根本就没有私底下可以交易和退让的空间只能是就是撸袖子干起来抢夺你的国土。所以条约上写的再漂亮有屁用在实际的状态中往往就成了一言不合就撕破脸变成强盗逻辑……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